米兰体育官方网站(MILAN SPORTS)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投资人视角的核心就是算账,以摩拜单车为例,一辆车成本是2000元,自然折旧周期是5年(车子做的很重的原因),那么每年的折旧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约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维护、损坏、偷盗等运营成本,一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骑行的费用是1元,那么如果每天每辆车被骑3次,则可以打平成本,高于3次则可以盈利。在摩拜只有1000台车的时候,其商业模型得以验证,大概6-7个月收回成本,用投资人的话来说,这么多年以来,摩拜单车是少有的产品早期可以自造血运营的投资项目。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单车是收取押金的,一月份时,摩拜单车用户量已经超越1000万,每个用户支付299元押金,用户每次退回押金的平均周期是6个月,那么这个平台就可以保障在半年时间里始终保持多达3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这么多钱如果购买年化率是5%,那么一年下来这个平台至少可以多赚1.5个亿。为了方便单车维修,摩拜单车模块化组装,维修采用以换代修模式,号称几秒钟可以完成换胎。1月份摩拜与富士康战略合作,预计年产能可达560万辆,通过批量生产压低成本。为了提高车辆使用率,推出周末免单和红包车服务,进一步刺激用户养成用车习惯。
再来看ofo,投资人朱啸虎之所以会投资ofo首先也是认可共享单车的市场模型(ofo的车子成本更低,但折旧周期更短),同时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滴滴出行的投资人,课上朱啸虎老师戏称,实在不行让滴滴收购了ofo就可以了。仔细想想,滴滴收购ofo是很有可能的,因为ofo的用户群可以对滴滴现有用户进行补全。滴滴想做汽车市场几乎人尽皆知,而在中国,有车有房是年轻人期望的标配,虽然共享出行如此热闹,买车依然是年轻人的刚需。我们来看看ofo的用户群,ofo的用户群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平时不怎么打车的年轻人(毕竟经常打车还是很贵的),ofo的群体可能当前消费力都不太强,要么是因为收入还比较低,要么是还比较年轻,这些用户都是未来潜在的购车和用车用户,提早抓住很有必要。
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曾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言外之意,需要创造而不是满足,需要洞察。中国是自行车持有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近年来,骑行趋于健身需求而不是出行需求,共享单车的出现相当于唤醒了一个沉寂的需求,也是一种变相的创造需求。从数据来看,从车站/地铁站出发到达目的地是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由此可以推断出上班族和学生族是主要的用户人群,并以节省时间为目的。交通拥堵对于单车市场来说功不可没。健身和出游的场景频次大多发生在节假日中。5千米以内的骑行距离占据91%,其中3千米以内占据61%。由此推断,用户在5千米以上距离的场景中多不愿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工具。
阿里巴巴前副总裁卫哲老师曾分享了效率的五个维度,其中资产效率部分提到了共享单车,让我重新理解共享经济。最初我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就是使用权与占有权的分离,如出行领域的滴滴和Uber,房屋短租的airbnb,用户不需要占有汽车和房产,便可享受其提供的服务,从用户角度来看,共享单车也是如此,用户无需购买自行车,便可以享受自行车提供的便捷性。但是仔细想想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共享单车是公司出钱购买或生产单车后,为用户提供徂赁服务单边交易模式,卫哲老师定义了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把闲置资源释放出来的叫分享经济(如滴滴,airbnb),投入资源后为用户提供使用权的叫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不用考虑“率”:我的房子闲着也是闲着,空也是空着,无所谓。但要是 建了某个公寓,或者整栋租下来再转租给用户,那就是伪分享经济,最多是一个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就是要追求资产利用率。所以对于单车服务,每辆车每天的使用率是这个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不用在乎有多少车,这不重要。每一辆车每天的使用率,这个效率低就是这个公司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