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方网站(MILAN SPORTS)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在企业提出想尽快开工的诉求后,嘉定区生态环境局详细梳理了企业提交的材料,发现企业主要从事轴承的生产及检修,且涉及热处理、磷化等表面处理工艺,企业需要通过环评审批和申领排污许可证。考虑到分开办理两个事项,绝对会影响企业开工时间,为此嘉定区生态环境局主动跨前一步,线上线下联系企业,对“两证合一”的有关政策、工作内容、审批流程等逐一解答,让企业对新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消除疑虑。在企业准备申请材料时,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多对一的微信服务群,悉心指导,借助第三方力量,帮助企业解决环评和排污许可证申报过程中的各种难题。6月20日在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高端轴承制造基地项目的“两证合一”的申请,并于7月8日通过了该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及核发,为企业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帮助企业及时获得了资质认定。
一是不断深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开展告知承诺审批,推进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创新试点等。截至2024年上半年,共开展16个长三角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审批,累计开展19例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实现两项行政许可“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三地最短审批时间)和简化审批流程。加强重点产业链配套项目园区准入分类指导,简化产业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拓展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环评告知承诺实施范围,同类项目实施环评打捆审批。截至2024年上半年,青浦新城区域共开展21个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审批。二是落实核技术利用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在特定活动种类与范围的辐射安全许可申请可以适用告知承诺方式。青浦区于2024年3月6日审批了上海市首例辐射安全许可证告知承诺件,为一家首次办理销售Ⅲ类医用射线装置的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发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该公司辐射安全许可证于受理当日完成行政审批,极大缩短了审批时效,有效提高了申领速度。此件同时也成为了全国首例辐射安全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件。
推行柔性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首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以教育整改为主,避免“一罚了之”。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一是自《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生效以来,普陀区生态环境局共作出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8件,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提醒企业应当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二是积极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落实,在行政处罚案件中鉴于赔偿义务人积极履行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主动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依法予以从轻行政处罚,做到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效衔接。截至目前,普陀区生态环境局共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7件,其中6件已落实赔偿责任。
2024年1月22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本市推行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区域评估的实施方案》(沪环评〔2024〕20号),深入推进本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落地应用,施行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区域评估,提升项目审批效能。宝山区生态环境局积极宣传最新政策,鼓励区域主动发挥管理效能,积极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新政策的发布正是解决南大地区燃眉之急。南大指挥部主动与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资源局等多部门沟通对接,委托技术单位编制区域规划环境影响分析报告后报区生态环境局核查。区生态环境局结合新政策及南大区域长期发展情况,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落地应用,组织专家开展技术评估,对南大后期发展空间布局、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地块开发时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给出建议,并要求园区严格落实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完善园区环境管理机制,做好区域企业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园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产城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
南大区域规划环评,是宝山区全面落实环评联动、告知承诺制、“两证合一”、技术帮扶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以来的又一新形式。一方面,地块内的报告表项目可实行告知承诺制、编制报告表的专业实验室项目打捆审批等环评优化简化措施;另一方面,帮助管理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合理安排不同污染程度项目准入落地,提升区域环境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升等。同时,该区域规划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作为区域评估成果之一,纳入土地出让公告及相关附件。南大指挥部表示,通过此次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对区域的环境本底和未来发展谋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续将结合报告和意见合理安排项目开发引入,使区域发展布局更有规划性和科学性,同时持续加强环境管理,实现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优化事前服务,助力项目落户。一是开展线上帮办服务,高度重视“线上人工帮办”工作,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均可通过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网上办理和查询,配足配强工作人员,持续提升接通率、满意度和解答率,其中环评审批事项已实现100%“一网通办”,且被列为本区第三批“线上人工帮办”事项。二是简化优化审批手续,积极应用环评改革新政策,推动1个产业园区新纳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范围(全区已有7个纳入),实现项目环评审批程序简化,今年已审批的115个项目中,实施告知承诺制41个,实现即来即办,受理当天完成审批。三是落实项目跟踪机制,重点项目专人负责,对项目准入、环评编制、报批等环节提前介入,通过制定推进方案、召开沟通会、环评公示和技术评估同步开展等方法,压缩审批时间,帮助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今年已完成群力项目、华二校区等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助力尽快开工建设。提升事中质量,助力规范运营。一是加强政策宣贯,成功争取市生态环境局将支持五个新城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的政策适用于金山,多次召开相关政策解读培训会,为本区产业转型发展打造强有力的内生动能。二是发布守法清单,结合日常监管现状,制定守法清单,并动态更新完善,利用各宣传、告知等途径广泛推介,全面提高守法清单知晓率,为企业规范运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执法普法,在现有执法普法工作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污染源行业类别、排污规模、环境管理水平,以培训会形式集中普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出环境管理要求与建议。
主动靠前在“一线”,将环评服务关口前移。在产业类招商引资、获悉项目情况的第一时间,开展现场踏勘,变坐等企业上门为主动靠前服务,对照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做好项目前期方案论证,优化选址,预防企业出现触碰法律底线的“硬伤”,为企业落地虹口保驾护航。2023年初,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蓝晶微生物等标杆企业有意入驻虹口,但此类企业发酵工艺废气的环境影响成为了招商引资部门的顾虑。区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与企业进行现场对接,并赶赴企业在外地开设的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工艺流程、产排污情况,掌握潜在的环保风险,组织多轮专家论证,对落地过程中的环保手续和措施等症结问题联合各方进行磋商,反复研究、协调解决,打消企业顾虑,推动项目落地。专人服务在“一线”,“点对点”无缝跟踪指导。区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对企业的主动服务意识,围绕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服务保障人员,专人做好联络服务和跟踪指导,将“贴身”服务贯穿环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为指导北科创集团顺利推进生物产业园区建设,降低周边居民矛盾风险,局主要领导带队进行现场调研,了解项目工程建设进展和周边环境管理情况,指导帮扶企业在园区建设施工过程中,落实环保措施,有效减少施工对周边造成的环境影响,并对后续环保设施运维管理提出建议。
2023年6月底,杨浦区生态环境局核发了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意见和《排污许可证》,成为中心城区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首家”和“首次”办理案例。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国家对环保排放标准升级要求及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拟对现有多个系列发动机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为此该企业向杨浦区生态环境局咨询项目环评编制要求。该项目环评类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排污许可证为重点管理,项目复杂,产污环节较多,审批时间较长。杨浦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了解项目情况后,立即跨前服务,积极向企业宣传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办理的助企政策,同时,组织技术评估单位提前介入,专人跟踪指导。
3. 推行排污许可浦东名录。为落实浦东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订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浦东名录》根据排污单位实际排污情况,对部分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控的行业或产污工艺做适当放宽调整,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对部分污染物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或产污工艺,提高管理类别,突出监管重点,提升监管效能。截至2024年8月31日,完成涉及环境卫生管理等五个行业收严管理、纸制品制造等六个行业降级管理企业的排污许可变更工作;涉及研发机构等三个新增行业,除不具备发证条件的16家企业外,已全部完成合规企业发证工作。